【作者】 张娜; 余芝; 徐斌;
【Author】 ZHANG Na;YU Zhi;XU Bin;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Acupuncture and Drugs Constructed by 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摘要】 大量的临床及实验文献表明针灸能够治疗小肠动力失调性疾病。本文综述相关文献,探讨了针灸效应与手法、刺激量、选穴、机体状态的关系及其相应的机制,结果提示:四肢部位腧穴对小肠动力的效应以兴奋为主,而腹部腧穴以抑制为主,其机制和自主神经系统密切相关。这一结论提示我们在临床中治疗小肠动力不足疾病可以优先选择四肢部腧穴,而治疗小肠运动亢进疾病优先选用腹部腧穴。小肠动力检测工具的进步将推动针灸调节小肠动力的机制研究。 更多还原
【关键词】 针灸; 小肠动力; 自主神经系统; 穴位作用特异性;
【文内图片】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No.2011CB 5052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373749、No.81202744);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No.ZZKF 0600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No.11KJB 360008);江苏省特色优势学科资助;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资助